051、封王拜相

“三千剩一千?這叫保住了絕大部分人?講得這么精確,你該不會是編的吧?”

如果賢王所言是真,葉帆有點不敢去細想,一個十六歲的少年,究竟經(jīng)歷過什么,才會下這種同齡人根本做不出的決定!

“本王又不是說書的,上哪兒找故事編給你聽。事實的確如此,信不信,在你,不在本王。”賢王白了葉帆一眼,將杯中的茶水一飲而盡。

“姑且當你說的是真話,那……后來呢?既然援兵到了,這場仗,可勝了?”

話聽一半總是不過癮,非要聽個結(jié)局才夠味,最重要的是,葉帆想知道,嚴王付出了這么大的代價,最后是否換來了他想要的?

“喲,這還沒嫁呢,就開始刨根問底啦。”一聽這話,賢王來勁了,原本軟下去的身體瞬時坐得筆直,整個人為之一振,立馬嬉皮笑臉的打趣她。

“少來這套,對我已經(jīng)不管用了,快接著講!”急于知道結(jié)局,葉帆沒有理會他的調(diào)侃,不耐煩的催促道。

“瞧把你急的……”

本來賢王還準備逗一逗葉帆,卻見她沉了臉色,這才假咳了幾下,正經(jīng)講述起來,“匯合以后,嚴王帶著援兵打得榮倉的兵將節(jié)節(jié)敗退,逼得他們退回了榮倉的邊城,麥秋。被嚴王圍困數(shù)日,對方見大勢已去,寫了一份戰(zhàn)報呈給皇帝,提議同烏黎言和。”

“殺了烏黎那么多人,事到如今,輪到自己了,卻是言和而不是投降?哪兒有這么美的事!烏黎的皇帝能答應?”

“烏黎的皇帝收到言和的文書,不僅答應了,還下令嚴王三日內(nèi)撤了兵馬,班師回朝。但是,皇帝答應了,嚴王可沒答應,他啊……”

“他怎么了?”聽到關鍵處突然沒了,葉帆急忙追問道。

“他,就用這三日撤兵的時間,撬開了麥秋的城門,屠了城。”

賢王說得很是輕巧,但落在葉帆心里,卻不是滋味,甚至覺得有些不可思議,她竟然能理解嚴王屠城的行為。

被敵人逼入絕境,靠著吃同伴的血肉活下來的人,怎么可能輕易放過榮倉,但偏偏被一道輕如鴻毛的文書壓住。誰也沒料到,這仇恨壓著壓著,就變成了一發(fā)不可收拾的怒火,燒遍了整個麥秋。

葉帆就像陷入了故事里,感同身受般的,覺得心里十分壓抑。

“好啦!聽個故事還把你聽得這么苦大仇深。后面的,你還想不想聽了?”

賢王嘴上很是嫌棄,但卻輕柔的拍了拍葉帆的肩膀,這次,不是折扇,而是他白皙、冰涼的手。

葉帆抬眼,自嘲的笑了笑,也覺得自己好像有點沒出息,這不過就是個故事而已,深吸了一口氣,平靜的說:“你講吧,我聽。”

賢王勾唇,給了她一個“這還差不多”的眼神,而后說道:“按理,嚴王的做法,既違抗了皇命,又破壞了兩國的言和,榮倉沒膽追究也就罷了,烏黎皇帝也沒治他的罪。他回宮后,皇帝大行封賞,賜封他為‘嚴王’??梢哉f,這一戰(zhàn),是他的成名戰(zhàn),也是他的惡名戰(zhàn)。”

“惡名?”

“麥秋雖是榮倉的邊城,卻是個人口密集的城鎮(zhèn),百姓足足有一萬五千人,加上退守的兵將,差不多有兩萬兩千人,無一例外的,他們都死于那場慘烈的屠城。正因如此,‘沃谷之戰(zhàn)’才會被流傳至今,而他,因為手握無數(shù)人命,又被人喊作‘閻王’。”

點擊獲取下一章